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901章 杀气腾腾的包拯  (第2/2页)
 老赵家的皇帝需要哄着文官们才能坐安稳江山……    老包啊老包,你真是大胆的吓人。    这就是批龙鳞的宋代版本!    韩琦有些纠结,不知道该不该出来缓和气氛。    从他的角度来看,包拯的话没错,那些赏赐是该停下了,至少要削减。若是削减成功,什么赈灾抗旱都是小事。    可一旦削减,那就是触碰天下文人文官的逆鳞。    我去!    风险好像有些大啊!    韩琦觉得自己怕是扛不住。    庆历年间的事情再度浮现在脑海里,他缓缓低下头。    赵曙木然看着宰辅们,然后说道“三司既然有钱,那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,可还有一事……”    他看向包拯,韩琦等人都觉得暴风雨即将来临。    老包完蛋。    赵曙的眼中多了些好奇,问道“你什么都不怕?”    帝王之怒一旦来临,哪怕是以仁慈著称的大宋的王,当他发誓要弄谁时,臣子们也无法阻挡,正如恋栈不去的文彦博一样,谁都挡不住。    包拯最近的火气不小,所以先前的话就是冲动的产物,不过他并未后悔。    “臣不怕。”包拯昂首,那斑白的须发微微而动,“臣心中只有大宋,若是为此而死,死而无憾。若是为此告老归乡,臣虽有遗憾,却不悔。”    你来吧。    包拯的态度很强硬,一如当年。    当年的赵曙很年轻,但依旧记得包拯的名声。    那个敢喷帝王的臣子啊!    听闻他很厉害,官家都不怕。    这么厉害的臣子如今就在自己的手下干活!    赵曙突然微笑了起来,“自古以来,赈灾一百贯,能落到实处五十贯,当朝的君臣都要赞一声清廉。可朕觉着五成不够,包卿以为如何?”    包拯一愣,在说出了那番话后,他就准备好了卷铺盖回家,可……    他抬头,冒昧而失礼的看过去。    赵曙在微笑,看不到一点怒色。    “官家,臣愿去。”    赵曙点头,“如此你就去吧,去看看那些官吏和百姓。”    官吏和百姓,官吏在前,就说明赵曙想让包拯去看看吏治。    灾难在许多时候都是发财的好机会,这时候派出包拯,就是要释放核武器的信号。    老少爷们,大姑娘小媳妇们,朕可是把包拯放出来了啊!都赶紧把贪腐的脏手缩一缩,否则被包拯抓到的话,你们就自求多福吧。    包拯拱手,杀气腾腾的道“官家放心,臣此次下去,拿不到二十个官吏,臣无颜回京。”    艹!    这个包拯竟然这般狠。    说是二十个官吏,可按照包拯的尿性,铁定都是官员,而且这官员的级别越高越好。    风声鹤唳啊!    几个宰辅都在想着自己的人可有在灾区为官的,若是有,就赶紧派人去警告一番。    老包来了,都赶紧老实点!    实际上要威慑贪官污吏很简单,公正严明的处置了即可。    包拯够公正不?    够,有时候还偏执。    包拯昂首去了,随后回到三司安排人负责调拨钱粮,自己却带着人马出了京城。    赵曙兄弟也出了京城,五十骑兵作为护卫。    出城不到五里,路边就多了田地。    田地里的麦子看着没精打采的,一群农人正在挑水浇灌。    “大哥,看着还行啊!”赵颢觉得挺不错的,至少没看到什么土地开裂的景象。    “这里离城不远,有河流灌溉。”    一行人渐行渐远,等周围渐渐荒凉时,那些田地看着就有些惊人了。    “这地竟然开裂了?”    赵颢蹲在田边,摸着有些干枯的麦子,“大哥,这田地还有收成吗?”    赵顼说道“能收,但会减产。”    他看着远方那些黑点般的房屋,叹道“可农户家没有余粮啊!若是今年歉收,这日子就要熬不过去了,只能去借贷。可高利贷一旦借了就很难还上,最终只能破家。”    “真可怜。”赵颢不如自家大哥见多识广,但同情心还是有的,甚至是多了些。    他站起来看着这一片麦田,问道“大哥,怎么不见有人挑水浇灌呢?”    “不知道!去看看。”    前方就有一个村子,这片田地的主人应当就是他们。    兄弟俩沿着田埂缓缓过去,路过了一条干涸的小河,赵颢惊呼道“断流了。”    赵顼皱眉道“别一惊一乍的,不断流哪会干旱?”    身后的侍卫说道“汴河……包括黄河的水都少了许多,今年怕是要难熬了。”    大河有水小河满,小河断流,大河的日子也不好过。    等进了村子后,就见一群人跪在那里,前方香烟缭绕,却是供奉着一尊神像……    “荒谬!”    赵顼的声音惊动了那些虔诚的百姓,等回头看是两个少年时,就有人骂道“这是在祈雨呢,别打扰了神灵,滚出去!”    ……    第一更送上。    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