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7章目标 (第2/2页)
,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?” 袁小海同样一直望着窗外,自然是看见了的,他想了想,答道:“不知道。看着像学校。” “你还真说对了,那就是学校。” “哦。”袁小海不以为意,学校给他的感觉就是一个规矩多,有很多人按部就班地上课、下课,四周用围墙圈出来的地方,他知道“义务教育”这个说法,也懂自己现在读书是为了完成某种“义务”,要等完成了这项“义务”,才能去做别的事。 “那是县里最好的高中,只有成绩好的人才能读,也是最大的,有好几千人呢。”袁丽倒是兴奋起来。 行驶的巴士很快将最大的高中抛到了身后,袁小海在脑中描绘着“最好高中”的结构,按人数来看,大概就是他现在就读的中学的十倍大吧。 他只是浅浅地想了想,下意识觉得那个地方与他无关。 “咱们要是能考上这所高中,就得来县城里上学了。”没回应也不影响袁丽继续说,“听说这所高中百分之七十的人能考上大学,还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呢。” 袁小海没想过自己考不考得上的事,如果上完初中还要上高中,他就得再耽误叁年才能去挣钱,更别说后面还要上大学。大学要读几年来着? 不过他知道袁丽很想上大学,在读书方面她比自己认真努力得多。 “丽丽姐肯定能考上这所高中,然后考上大学。” “我也想。不过我没有把握,挺难的。”袁丽喃喃答着,望着窗外的眼神里有期待,有迷茫,也有些隐隐的不安。 为了能考上更好的高中,她把能用上的时间全都用来读书学习,她觉得不需要别的快乐。 她也不配拥有别的快乐,因为她拥有的不过只有时间。 她的时间要用来实现“县城最好的高中”这个目标,之后她才配有更高更远的目标,去更繁华的城市,受更高阶的教育,成为叁六九等的人里更高的那一等。 巴士驶出县城区域,道路变窄,“繁华”渐退,迎面而来的是发展明显落后的乡镇面貌。 青春期的女孩,心事明显变多了,已经开始思考人生和命运。 为什么有的人能出生在富庶的人家,发达的地域,有些人却终其一生在一方狭小的土地上与贫穷做斗争? 为什么有的人轻而易举能到的繁华富足之地,有些人需要走上千万里,走上小半辈子? 为什么有些人拼尽全力费劲心机达到的目标地,抬眼一看,却不及他人的起跑线? …… 少女的疑问,或许只能一辈子在路上寻找答案了。 相比起少女的忧愁,少年的困扰则简单明了得多。目前能称得上是个困难的只有他未长成的身体,他简单地相信着他所有的力量都藏在身体里,包括手臂,包括肩膀,包括脑子,包括他能拥有的一切,将来都是他撑起一片天地的工具。 车子仍徐徐行驶在不太宽的公路上,一车的男女老幼,喜悦的,兴奋的,意犹未尽的,疲倦的,麻木的,兴味索然的…… 看起来有不同。 却也没什么不同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