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73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朝廷正等着抓把柄,自己送上前,还想全身而退?    承运殿内,王府属官仍在你一言我一语,争论不休。    晋王靠在椅背,单手捏着额际,神情倦怠,颇有几分心灰意懒。    无论对大位有没有念想,不管之前都做了些什么,他终究是圣祖高皇帝子孙。同神京城的少年天子一样姓朱。    是不是清君侧,能不能脱开罪名,都是以后的事。    鞑靼铁蹄已深入蓟州,假如占据密云,攻破营州,即将威逼京城。    正统之祸,恐将重演。    局势危急,不可终日。    北虏南侵,身为高皇帝子孙,当真能够坐视?怕他日到了地下,没等阎王审讯,先被祖宗抽上一顿。    想到这里,晋王脑中忽然闪过灵光。    难不成,宁王选择此时发难,既为“借势”?    以为弹劾监军,搅乱朝堂,延迟增援,使鞑靼威逼城下,便可浑水摸鱼?    如果真是这样,那他真是异想天开,更是万民的罪人!    议论声不绝,晋王愈发烦躁。猛地握拳,捶在桌上,大声道:“行了!”    “王爷?”众人骤惊,不明白王爷为何发火。    “此事再议,尔等暂且退下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    面面相觑之后,属官幕僚陆续起身,行礼退出正殿。    “钱长史。”    坐在椅上,晋王表情严肃,眉间皱出川痕。叫住王府长史,沉声道:“你且留下,本王有事同你商量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    钱长史回到原位,待殿门合拢,开口道:“未知王爷有何吩咐?”    “蓟州之危,尔观如何?”晋王眉间皱得更深。    “难。”钱长史没有犹豫,直接道,“如不能立即增援,恐密云不保,营州将危。”    “是啊。”晋王点点头,“营州旦破,京师危急,本王该当如何?”    “王爷,”观察晋王表情,钱长史面上闪过疑色,“王爷有意相助?”    “的确。”    “王爷三思。”    “有何可思?”晋王摇头,道,“我知你忧何事。如果没有圣旨,本王尚有退路。圣旨当前,本王再无选择。”    把柄被抓在手里,要么生要么死,没有第三条路可选。    “王爷是说,江南之事,天子已经知晓?”    晋王点头。    “先时,本王尚有疑惑,想到蓟州,豁然明朗。神京那位明摆着告诉本王,王府缺钱,他知道。”    勾结商人走私,一样不会是秘密。    “这……”钱长史惊出一身冷汗。    同商贾联系,均是他出面。如果朝廷追究,难保不会成为弃子。    “你放心。”晋王道,“这是警告,也是拉拢。蓟州危急,太原是为要地,朝廷不会这时办我。如能当机立断,说不定,往日之事也可勾销。”    “王爷,此事需从长计议。以属下之见,当派护卫往南昌宁夏,看一看……”    没等长史说完,晋王便摇头。    “来不及。”    “王爷,事情非同小可,当需深思。”    深思?    晋王忽然笑了。    朱宸濠处心积虑想造反,他都知道,皇帝会不晓得?    明知是找死,还要跟着一起?    退后几年,情况或许不同。现如今,想得越多,越是错。    朱厚照是圣祖高皇帝子孙,他也一样!    同为圣祖血脉,不意味着能坐上皇位,但享世代恩荣,卫土守疆,责无旁贷。    “不必多言。”    钱长史几番劝阻,反坚定晋王决心。    “本王要上表朝廷,调王府护卫往偏头关。运粮万石,银万两往万全都司,助边卫御敌。”    “王爷……”钱长史似想再劝,见晋王态度坚决,到底将话咽了回去,深深揖礼,退下安排。    王府的动作,很快被锦衣卫得知。    两名校尉立即出城,放飞鹰隼,回报消息。    于此同时,携同样旨意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