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06节 (第2/3页)
得讽刺吗? 那诗词的意境,已经悄然降临,唐时眼中,一片平静的深沉与忧郁。 “回乐峰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……” 昔日世外桃源,今日人间地狱,回乐峰前,沙白如雪,那降城外有万丈的悲声。连天累月的战斗,磨钝了手中的长枪,让战士腰间的宝刀也卷了刃。 月上中天,太阳也要落下了。 唐时便在这模糊的吟诵之中,抬头望,迷幻之景,却从他的手边拓展开去了。 他画的是峰前沙雪,他画的是城外霜月,他画的是长枪宝刀,他画的是战意峥嵘!他画江山似水墨,他画塞外似江南…… 便这样轻轻地一闭眼,万里江山尽落在笔下。 凌空而起的,是他一笔一划落下的墨迹,映入众人眼中的,是那忽然写意了的美丽山河…… 此诗,乃是于夜,于城上,听见了笛声,才触发了情怀,如今一切都有了,怎能没有笛声呢? 笔尖在虫二宝鉴这诗题上一点,便是“闻笛”二字。 这一刻,出来的是笛声,是一种堪称是轻快的调子,然而伴随着唐时笔锋一转,将那灰色的骷髅,褐色的沙场,红色的鲜血,一一画上的时候,一切便已经改变了。 笛声幽咽,穿透了坚厚的城墙,穿透了冰冷的盔甲,穿透了暗夜的长风,穿透了诗人,苍凉的心! 芦管声声,却不知它从何而来,于是无尽的悲凉从胸中奔涌而出。 何处来的杀戮?何处来的屠刀? 争战已失败,无数人埋骨他乡,不得归。 这一张画卷很长,每一笔都是唐时灵力的极致,也是他领悟的极致。 这是他少有的慈悲,少见的温柔情怀。 唐时不喜欢慈悲,也不希望自己是个慈悲的人,便让他,将慈悲在此刻画尽,用他一个淋漓尽致! 提笔,落字! “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……” 芦管笛声,余韵渐歇,妖族的屠刀,放下了,僧人们的屠刀,放下了。 所有人抬头,看着那悲伤的山河画卷,天边城墙孤高,远处霜月白沙,便是那诗中所言“回乐峰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”,天隼浮岛既败,又何苦将无数的生灵葬送? 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…… 何必死在小自在天呢?天隼浮岛才是他们的“乡”…… 唐时的笔,遥遥地勾了出一道墨色,便将众人的视线牵引着走,所有的妖修像是被什么蛊惑了一般。 那执着墨笔的人,唇边挂着几分悲悯的笑,这笑一向是令他们厌恶的,可是此刻又觉得无法抗拒。那是男人的温柔乡,女人的醉梦场…… 唐时抬手,宽大的袖袍划过一道弧线,便鼓了风,而后修长的手指一转,便将那墨笔抬起,向着远方一掷,那墨笔的笔尖带着悠远的墨韵,便一路向北,拉出一道纤细的墨痕,像是归流的江水,又像是牵引着的丝线。 那笔不一会儿便看不见了,像是飘摇着的小船,消失在云雾里。 一道墨线,从这广场空中已经开始了消散的水墨画上,向着远方,向着那海雾深处的天隼浮岛,幽幽地落下了那静止符一样的余音…… 尽头,天隼浮岛。 属于他们的地方。 原本汹涌的战意,忽然全部褪尽了,不仅是妖修,便是佛修,也觉得疲惫了。 这一场突然的战争,持续不到一天,便已经令整个小自在天死伤无数,便是来攻打的妖修,也损伤巨大。 放下了手中的兵器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